人体的甲状腺位於脖子下缘丶气管及食道的前面,由左右两叶构成,属於内分泌器官,会分泌「甲状腺荷尔蒙(甲状腺素)」,调节身体各项机能,包括影响蛋白质以及脂肪代谢丶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等,同时也与体温调节及青少年骨骼发育息息相关。 当甲状腺荷尔蒙分泌维持平稳,身体就能获得平衡,若分泌太多,就会造成「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如果太少,则造成「甲状腺机能低下」。可以说,分泌过多与不及都会影响健康,而且都可能造成肝指数异常。甲状腺机能亢进者 约4成肝指数也异常 ●●●●●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相当常见的疾病,约有7成的原因与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葛瑞夫兹症(Gravesdisease)」有关,也是身体制造太多自体免疫抗体引起。其他引发甲状腺亢进的原因还有毒性甲状腺结节(toxicnodulargoiter)丶亚急性甲状腺发炎(subacutethyroiditis)丶无痛性甲状腺炎(painlessthyroiditis),或是摄取过多「碘」丶接触含碘显影剂等。罹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包括:体重减轻丶食欲增加丶过动丶心悸丶容易流汗丶情绪紧张丶手脚发抖丶眼睛突出等。医院资料库分析研究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中,高达4成合并有部份肝指数异常,包括AST(又称GOT)丶ALT(又称GPT)丶γ-GT(麸胺转酸酶)丶ALP(硷性磷酸酶)丶胆红素等。其异常上升绝大多数在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内,有时还会伴随黄疸症状。另一方面,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也常伴随「高输出性心衰竭」,也就是心跳过快,形同「唧筒一直打」,但打出去的血量反而不足,无法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且因心脏机能受损,导致肝脏血流也无法往心脏送,郁积在肝内,造成「血流郁积性肝病变」,这种人更容易有肝发炎,长期下去甚至会衍生肝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易合并肝发炎,目前尚不知确切原因,不过推测有以下几项原因,包括:过多的甲状腺素本身就对肝脏有毒性;甲状腺毒症会加速肝糖和蛋白质的分解,引起肝细胞变性(degeneration);当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促使全身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反而使停留在肝脏的血流变少,使得肝细胞缺氧丶凋亡,导致氧化还原压力增加,大量肝细胞受损丶致使肝脏发炎。治疗甲亢後 肝指数多半可恢复正常 ●●●●● 因甲状腺机能亢进引发的肝指数异常,大半在服用治疗甲亢的药物後,肝指数也会明显下降,如果肝指数还是一直异常升高,可以再详加检查找出其他原因,也可以注意一下是否为治疗甲亢药物的肝毒性所引起。目前用於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口服药物主要有methimazole以及propylthiouracil(PTU)两种,药物安全性高,不过有少於1%的患者服药後会出现颗粒球低下丶贫血和肝毒性等副作用,少数甚至会造成肝衰竭,而这是跟自身体质有关,难以预测,称为特异体质(idiosyncratic)。若有严重副作用,通常在用药後的前3个月就会出现,若很严重就应该换药或停药,必要时应改采放射性碘或开刀治疗,这需由内分泌科医师评估後决定。甲状腺机能低下者 较易罹患脂肪肝 ●●●●● 与甲状腺机能亢进相反,「甲状腺机能低下」是无法制造足够的甲状腺荷尔蒙,造成身体失调,较常见的原因包括自体免疫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丶接受甲状腺手术丶放射性碘治疗後等原因;也有可能是脑下垂体疾病造成促甲状腺荷尔蒙分泌不足。其中,桥本氏甲状腺炎好发於30至50岁女性,是因遗传丶体质产生的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会产生对抗甲状腺的抗体,破坏自身甲状腺组织,引起慢性甲状腺炎,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机能低下会出现发肤乾粗丶脸色蜡黄丶畏寒丶声音低沉丶便秘丶活动力及反应变慢丶嗜睡丶全身无力丶浮肿及体重增加等症状。医界研究亦发现,甲状腺机能低下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为3成,较甲状腺机能正常者高出1成左右。脂肪肝需透过减重丶饮食控制及运动才能消除●●●●● 甲状腺机能低下者较易罹患脂肪肝,可能是与脂质及胆汁代谢异常有关。当甲状腺机能低下时,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抗性增加,所以容易有脂肪肝的问题。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易肥胖,也是脂肪肝的高危险群。甲状腺机能减退,容易使胆汁郁积,甚至引发肝炎。不过,肝脏组织学很少有纤维化发生。甲状腺机能低下的治疗,补充甲状腺素即可,而肝发炎情形通常也会因此慢慢消失,恢复正常。但要消除脂肪肝,仍建议透过运动丶节制饮食丶减重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由於现在国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甚高,建议若是原因不明的脂肪肝,不妨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或许能够从中找出端倪。自体免疫疾病可能同时攻击甲状腺与肝脏●●●●● 还有一些自体免疫疾病,不只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攻击肝脏,造成肝发炎甚至肝硬化。因为自体免疫疾病肇因於自身免疫系统错乱,把身体器官当成攻击对象,造成多处器官的病变。自体免疫性肝炎(AIH)就是其中一种,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多数患者是抽血时发现肝指数异常,或是超音波检查发现肝脏粗糙甚至已经肝硬化,接受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自体免疫性肝炎,且3至4成的患者甲状腺机能也有异常。自体免疫性肝炎好发於中年女性。当肝指数异常,又排除病毒丶酒精丶药物等原因後,可抽血检测特殊的自体免疫抗体,或进行肝脏穿刺,加以厘清是否为自体免疫性肝炎。这类患者通常也合并其它自体免疫疾病,例如桥本氏甲状腺炎丶红斑性狼疮丶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治疗自体免疫性肝炎需用类固醇(steroid)及其他免疫抑制剂(azathioprine)去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让它不要对肝细胞发动攻击,减缓发炎情况,避免恶化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但若患者已进展至末期肝病,或出现其他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肝衰竭现象,此时,肝脏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另外,造成甲状腺机能亢进最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葛瑞夫兹症」,也被研究发现与原发性胆道性肝硬化症(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有关,患者的胆管被自身免疫系统猛烈破坏,经胆管运送的胆汁聚积在肝脏内,使得肝组织受损,若不治疗,最终也会走向肝硬化的後果。对於PBC患者而言,口服药物UDCA(熊去氧胆酸)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肝脏发炎与纤维化,并降低胆汁淤积对肝脏造成的刺激与毒性,有助於延缓肝硬化的进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