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老是抱怨血培养阳性率太低,标本你

时间:2020-7-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http://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血培养是临床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向来被临床和微生物学实验室所重视。在我们潜心提高鉴定准确率、药敏报告完善性时,却忽略了手中的标本是否合格。

经常听到关于临床医生抱怨患者都烧到快40℃了,血培养怎么会无菌生长;

经常看到医生在化验单上标注体温大于38.5℃抽取血培养;

经常收到患者单瓶或单套血培养便再无音讯;

也经常接到护士咨询电话,抽完血培养可以先放冰箱吗?双抽四瓶患者家属有意见……

种种问题接踵而来。

归根结底缘于我们对临床微生物学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正确的标本采集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微生物实验室接收到的部分血液标本并不合格。

著名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专著ManualofClinicalMicrobiology的主编PatrickMurray说过“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取,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如送检标本不合格,结果很可能是南辕北辙,误导临床,加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于如何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我们是有章可循的。那么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1]:

采集血培养的最佳时机

1.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24h内采集2~3套做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如果已经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在下一次用药前采集,因为有些病原菌对抗菌药物非常敏感。

2.入院前2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选用能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

3.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h进行。

4.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或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标本。

5.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先采集2~3套血标本,24~36h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再采集2套以上。

6.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套血标本,如果24h后阴性,再采集3套以上的血标本。

采血部位

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养,至少做到“双侧双瓶”。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不建议采集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采血量

成人采量是8~10ml/瓶,儿童采量是1~5ml/瓶,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1:10。采血量每增加1ml,成年人真性菌血症阳性检出率增加3%。虽说采血量保证检出率,但也不能盲目增多。血液细胞自身也能代谢产生CO2,血液在血培养瓶中培养时,会产生本底曲线的变化,当采血量过多时可能导致假阳性,因此应合理控制采血量。

培养瓶接种程序

当被用来做培养的采血量充足时,首先接种厌氧瓶,再注需氧瓶。少于推荐值时,血必须首先接种需氧瓶,然后将剩余的血液接种入厌氧瓶(注意勿注入空气,以防厌氧菌死亡)。因为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和兼性需氧细菌造成的,而这些细菌从需氧瓶中更好的被分离。

标本运送

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如果血培养瓶不能及时送检上机,建议常温避光保存,在2-8℃冰箱保存或35℃保存时间超过12小时可能会造成漏检或假阳性。

血培养的污染是困扰我们微生物检验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导致污染的可能因素包括:采血时周围空气环境不达标、皮肤和培养瓶的消毒不彻底、所用棉签被污染、标本运送过程发生污染等。污染率的指标是3%,如何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呢[1]?

一、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

1.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3.70%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酒精消毒60s,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二、我们往往只注重皮肤的消毒程序,而忽略了培养瓶的消毒程序,然而其同等重要。

1.70%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s;

2.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残余酒精。

三、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戴乳胶手套固定静脉,不可接触穿刺点。

四、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应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或严格按厂商推荐的方法采血。

美国医学会科学部曾指出:“由于患者和标本采集因素所导致的检验结果不准确要比实验室中的错误更为多见”[2]。因此我们要严格规范微生物标本采集程序,对采样人员定期培训,把握最佳采集时机,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污染,才能准确快速的鉴定病原菌种类,报告药敏试验的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7(2):-.

[2]潘传德,王建华,夏云,等.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中的伦理道德问题[J].中华医学伦理学,,19(4):87,.

来源:SIFIC感染官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sapo.com/yyzn/11338.html
------分隔线----------------------------